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为什么是现在?

数百名以色列士兵在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杰宁、图尔卡勒姆和图巴斯附近的法尔阿难民营发动大规模攻击。

以色列军队打死至少10名巴勒斯坦人,据说这是以色列20年来在该地区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以色列军队声称,他们的目标是“对安全部队构成威胁的武装恐怖分子”。

巴勒斯坦权力机构(PA)主席谴责以色列的袭击,并警告说,这可能会带来“可怕和危险”的结果。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提前结束对沙特阿拉伯的访问回国。

以色列对西岸难民营和城镇的袭击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且自10月7日以来愈演愈烈。当前袭击的规模引发了对其时机和动机的质疑。

10月7日是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的日子,在以色列南部造成1139人死亡,约240人被俘。

从那以后,以色列在加沙至少杀害了40534人,打伤了93778人。

在同一时期,它在西岸杀害了662名巴勒斯坦人,造成大约5400人受伤。

将阻力归咎于伊朗

在西岸,出现了新的巴勒斯坦运动,它们与已有的运动有关联,但在对现状失去耐心后,它们制定了自己的战略,反对以色列的占领。

8月19日,哈马斯声称对特拉维夫的自杀式袭击负责,这似乎引起了以色列安全部门的担忧。

拉马拉的政治分析人士奥马尔说:“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组织正在采取更多的进攻行动。”

他补充说,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正在慢慢失去对社会阶层的控制,特别是在西岸北部,再加上新一代巴勒斯坦人的崛起,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斗争”。

奥马尔说,这可能导致以色列军队感到有必要采取“更积极主动的进攻战略”。

“现在是入侵和进攻行动,包括逮捕,并到达西岸北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

以色列外长卡茨说,这次袭击是为了摧毁受袭击地区的伊朗伊斯兰恐怖主义基础设施。

政治分析人士奥里·戈德堡对半岛电视台说:“(卡茨)根本不值得认真对待。”“将这些组织与伊朗威胁联系起来的好处是,它让以色列摆脱了所有的束缚。”

奥马尔驳斥了西岸组织和伊朗之间存在联系的想法,认为这种联系充其量只是次要的。

“(这些组织)有来自巴勒斯坦以外的后勤支持,”奥马尔说,但“这些运动的兴起背后有很多本土因素”。

2024年8月27日,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图尔卡姆的努尔沙姆斯难民营,巴勒斯坦妇女站在无人机袭击现场附近。

为什么是现在,为了谁?

最近的袭击发生在以色列另一条战线平静下来的时候。

周日,以色列对真主党发动了先发制人的打击,而真主党则表示向11个以色列军事基地发射了340枚火箭弹。

自10月8日以来,双方经常在黎以边境进行攻击,导致黎巴嫩南部和以色列边境村庄的居民撤离,他们的居民对这种情况越来越感到沮丧。

以色列的盟友说,黎巴嫩边境的局势已经平静下来,但是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仍在继续,尽管达成停火协议的谈判正在进行。观察人士对他们不抱太大希望。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约旦河西岸的袭击是由右翼政客煽动的,他们在以色列社会中的权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吉维尔和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的领导下,这个派系正在推动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采取进一步行动,分析人士说,这是为了完全吞并这片土地,赶走巴勒斯坦人。

卡茨周三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应该驱逐居住在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巴勒斯坦人,就像它经常对加沙人民做的那样,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这方面的担忧。

最近几个月,随着极右翼在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政府领导下变得越来越强大,极右翼一直在直言不讳地表达吞并整个约旦河西岸的愿望。内塔尼亚胡领导的联合政府依赖于斯莫特里奇和本-吉维尔的支持。

近几个月来,内塔尼亚胡在国内面临着一些障碍,包括反对他统治的广泛抗议,被俘虏的家人对他没有采取行动归还亲人的严厉批评,以及流离失所的以色列人越来越感到沮丧。

尽管负担越来越重,极右翼势力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内塔尼亚胡在全国民意调查中仍然略微领先于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本尼·甘茨。

“内塔尼亚胡不是疯子,”戈德堡说。“他了解他的选民和支持者。他知道大多数以色列人对过去一年发生的事件感到不知所措,但是你找不到一个犹太复国主义政治家能提出另一种政治或军事愿景。”

分析人士说,以色列在多条战线上的持续战斗可能会继续下去。正在进行的加沙停火谈判遇到了多重障碍,以色列继续袭击真主党目标,最近的袭击加剧了已经沸腾的约旦河西岸。

“自去年10月以来,加沙的种族灭绝逻辑一直在延续,没有问责制,有罪不罚不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且实际上是必然的,因为美国在这方面发挥了非常具体的作用,而欧盟在这方面的作用虽小,但仍很重要,”博士后研究员、作家和“Fire These Times”播客的主持人埃利亚·阿尤布告诉半岛电视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dashboard.liangstudy.cn/study/1522.html